园主笔记
35.读《从优秀到卓越》的收获
快恋网创始人冯文成
上周,我买了一本畅销书,书名《从优秀到卓越》,作者是美国的吉姆?柯林斯。读完以后感觉很有收获,我就印象最深的段落抄录于下:
★ 从公司之外请来的被奉若神明的名人做领导,往往对公司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过程起消极作用。在11家实现跨越的公司中,有10家的首席执行官是从公司内部提拔的。对照公司向外部求援的次数,是实现跨越公司的6倍还要多。
★ 实现跨越的公司领导人似乎是从火星上来的。不爱抛头露面、沉默寡言、内向甚至害羞——这些领导人都是矛盾的混合体:个性谦逊,但又表现专业。
★ 直面残酷的现实(但决不失去信念)。我们知道,一个战争的幸存者,比任何一本关于公司策略的书更能教会我们如何找到一条通往卓越的道路。每个实现跨越的公司,都认同我们所说的“斯托克代尔悖论”(The
Stockdale Paradox):不管遭遇什么困难,必须坚信自己一定能够并最终会获胜;与此同时,不管现实有多么残酷,都必须具有与之对抗的素质。
★ 在一切都很顺利的时候,第5级经理人向窗外看,把功劳归于自身以外的因素(如果找不到特定的人或事件,他们就把功劳归于运气)。同时,如果事情进行得不顺利,他们会朝镜子里看,承担责任,而不是埋怨运气不好。
★ 当被问起实现由中等到杰出这个伟大转变的5个首要因素时,布鲁卡特说:“第一是人才,第二是人才,第三是人才,第四是人才,第五还是人才。实现转变的很大部分,应该归功于我们所制定的挑选合适人才的原则。
★ 如果你发觉某人非要严加看管不可,那你一定是用错人了。因为好的部下是不需要管理的。虽说指导,教导以及领导都是必要的,但严格的看管却是万万行不通的。
★ 的确,使公司变得杰出的关键因素,听起来有些自相矛盾。你需要这样的主管:一方面,在寻求最佳解决方案上,他们会争论不休,坚持己见,甚至有暴力倾向;另一方面,一旦有决定了,他们就会服从决定,决不计较个人得失。在一篇有关菲利普?莫里斯公司的文章中,作者这样来形容卡尔曼时代:“这些家伙从来都不会有一致的看法,他们为每件事争论不休,似乎要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每个人都被牵扯进来,无论职位高的,还是职位低的,他们真的很杰出。但当他们必须作出一个决定时,决定就诞生了。菲利普•莫里斯公司就是这样成长的。”
★ “对国家领导人而言,没有什么错误会比误以为事情会自行解决的妄想更令人不可饶恕了。” ——温斯顿•丘吉尔《命运之锁》
★ 在艾弗森公司里,这种情形持续了好几年,同事们会挤进艾弗森的办公室,相互叫嚷,但最后会达成共识。争吵和争论,然后卖掉了原子能生意;争吵和争论,然后决定把重点放在钢筋横梁的经营上;争吵和争论,然后开始自己炼钢;争吵和争论,然后投资了第一家小型矿井;争吵和争论,然后建立第二个矿井,等等。几乎我们与之交谈的每一个主管,都表示了公司有爱争论的传统做法。事实上,“在争吵和战斗中前进”已成为公司的发展策略。
★ 像纽柯公司一样,所有实现跨越的公司一般崇尚频繁对话,像“大声的争论”、“激烈的讨论”和“合理冲撞”,在公司的文件与记录中屡见不鲜。他们的讨论不是装装模样,让人们说说,然后达到他们所预期设定的结论。整个过程更像是一个充满科学性的争论,人们都加入其中寻找正确答案。
★ 在整个研究调查中,我们想起国际受害者研究协会所做的关于“顽强精神”的研究。这项研究对各种遭受不幸之人,如癌症患者、战俘、事故受害者等进行了调查,调查他们遭到的厄运,以及他们如何幸存了下来。他们发现这些人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类:遇到不幸就总是垂头丧气者;能够从打击中恢复到以往正常生活的人;把不幸经历当做动力,使自己变得更强大的人。那些实现跨越的公司就类似于第三类,具有“顽强的精神”。
★ 一方面,他们平静地接受了残酷的现实;另一方面,他们对自己坚信不移,相信不论道路如何险阻,前途一定是光明的。我们把这种耐力称之为“斯托克代尔悖论”。
★ 每个公司都想在某方面成为最优秀的,但是实际上很少有公司具有穿透性的洞察力和摆脱虚荣心的清醒认识,它们意识不到自己在哪方面拥有成为最好的潜能;同样重要的是,它们也不清楚在哪方面不能成为最好的。
★ 要是你有机会坐下来阅读我们在卓越公司采访的2000多项抄本,你就会诧异地发现很多公司在采访中根本没有提到“竞争战略”。在面谈中,他们确实谈到了战略,谈到了绩效,谈到了成为最好的公司,甚至还谈到了成功。但是他们从来不使用被动的语气,从来不从反击其他公司的角度来定义他们的策略。他们的谈话只关注他们试图去创造什么,以及在卓越的绝对标准下如何去改进。
★ 不,由优秀公司转变而来的卓越公司是受强烈的创造欲望和追求卓越的内在强制冲动激励的。相反,那些平庸公司是因为担心落后而鞭策自己前进的。
★ 想像一个又大又重的飞轮——一个巨大的金属轮盘水平地安装在轮轴上,直径为30英尺,厚2英尺,重5000英磅的金属圆盘。现在设想一下,你的任务是让轮子在车轴上旋转,速度要尽可能地快,时间要尽可能地长。
你使劲地推飞轮前进1英寸,这种运动在开始时不易被人察觉到。你继续推,不间断地推,2到3小时后你会发现你的轮子已经转完一整圈了。
你继续推,飞轮开始转快了。你不停地努力,飞轮又会转完第二圈。你继续沿着同一方向推。3圈……4圈……5圈……6圈……轮子加快速度……7圈……8圈……你接着推……9圈……10圈……轮子有了动量……11圈……12圈……每圈加快……20圈……30圈……50圈……100圈。
然后就到达了一个点——那就是突破点!这种积累起来的动量对你来说是有利的,它用力向前推飞轮,一圈又一圈……嗖嗖,飞快地转动!……就连飞轮自身的重量也在帮你推。虽然你花的力气和第一圈一样大,但是飞轮越转越快。飞轮的每一圈转动都建立在前面运动的基础之上,当然也掺杂着你的努力。飞轮转动的速度快了1
000倍,接着10 000倍,再接着100 000倍。这个又大又重的圆盘以永不停息的动力向前飞转着。
这时,设想一下如果有一个人走过来问你:“那个推动飞轮快速旋转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你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它太荒谬了。是第1下推动力吗?是第2下吗?是第5下吗?是第100下吗?都不是。它是作用在同一方向上的作用力的总和。一些推动力可能作用会更大些,但是任何一个单独的力量——无论它有多大——都是作用在飞轮上的合力中的一小部分。
飞轮这个形象描述了从优秀公司向卓越公司转变过程中的全部感受。无论最后的结果多么富有戏剧性,这种转变决不是一个突然的运动。这中间没有单一的起决定作用行动,没有重大的方案,没有一了百了的创新,没有纯粹幸运的突变。也没有剧烈的革命。从优秀公司向卓越公司的转变是一个累积的过程——循序渐进的过程,一个行动接着一个行动,一个决策接着一个决策,飞轮一圈接一圈地转动——它们的总和就产生了持续而又壮观的效果。
★ 从优秀到卓越的转变对于那些局外人来说,既像是戏剧性的又像是革命性的事件,但是对于那些执行者来说感觉像是一个有机的累积过程。
(发表时间:2007年06月29日)